知情同意书签署日期 | 2021-03-27 |
1姓名缩写 | LV-YL |
2身份证号 | 412702195007157580 |
3性别 | 女
|
4年龄 | 70 岁 |
5出生日期: | 1950-07-15 yyyy-mm-dd |
6民族: | 汉
|
7民族名称 |
|
8婚姻状况 | 已婚
|
9是否独居 | 否
|
1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 | 是
|
3就诊方式 | 转诊
|
4.1自行就诊发病时间 |
|
4.2到达急诊科的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3首份心电图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4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5溶栓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6到达导管室的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7血管开通时间 | yyyymmddhhmm |
4.8手术结束时间 | yyyymmddhhmm |
5.1拨打120就诊发病时间 |
|
5.2拨打120时间 |
|
5.3120到达患者处时间 |
|
5.4120到达医院时间 |
|
5.5首份心电图时间 |
|
5.6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 |
|
5.7溶栓时间 |
|
5.8到达导管室时间 |
|
5.9血管开通时间 |
|
5.10手术结束时间 |
|
6.1转诊发病时间 |
|
6.2到达首诊医院 | 2021-03-27 16:20 |
6.3外院首份心电图时间 | 2021-03-27 16:24 |
6.4溶栓时间 |
|
6.5转至我院时间 | 2021-03-27 16:50 |
6.6本院首份心电图时间 | 2021-03-27 16:59 |
6.7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 |
|
6.8到达导管室时间 | 2021-03-27 18:20 |
6.9血管开通时间 | 2021-03-27 19:08 |
6.10手术结束时间 | 2021-03-27 19:50 |
7是否植入支架 | 0个
|
8支架内径及长度 | mm*mm |
9支架材料 |
|
10入院24小时内是否发生下列事件 | 无
|
11发生MACE事件的时间 |
|
1是否曾被诊断为以下疾病? | 高血压
/高脂血症
|
2诊断日期 | 2007-04、2007-04 |
3心律失常类型 | 无
|
4脑血管疾病类型 | 无
|
5恶性肿瘤的具体诊断(包括部位) | / |
6是否有病理诊断 | 否
|
7既往被确诊的其它疾病 | 无 |
8诊断名、确诊日期、是否继续存在、结束日期、治疗方法(药物) |
|
1您的父亲是否有以下疾病? | 无
|
2若有冠心病,具体为: | |
3您的母亲是否有以下疾病? | 无
|
4若有冠心病,具体为: | |
5您的兄弟姐妹是否有以下疾病? | 无
|
6若有冠心病,具体为: | |
7您的子女是否有以下疾病? | 无
|
8若有冠心病,具体为: |
1降压药 | 其它
|
2降压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 不详 |
3调脂药 | 无
|
4调脂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5降糖药 | 无
|
6降糖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7硝酸酯类 | 否
|
8硝酸酯类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9抗凝药 | 否
|
10抗凝药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1抗心律失常药 | 否
|
12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3抗血小板药 | 否
|
14抗血小板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吸烟史 | 从不吸烟
|
2吸烟多少年 | y |
3平均每天吸多少支烟 | 支 |
4已戒烟多少年? | y |
5饮酒史 | 无饮酒史
|
6饮酒多少年 | y |
7平均每天饮多少毫升酒? | ml |
8饮酒种类 |
|
9已戒酒多少年? | y |
异常描述 |
|
2.头部(异常请描述) | 未查
|
异常描述 |
|
3.颈部、甲状腺(异常请描述) | 未查
|
异常描述 |
|
4.胸部(异常请描述) | 未查
|
异常描述 |
|
5.肺/呼吸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未查
|
异常描述 |
|
6.Killip分级 | I级
|
异常描述 |
|
7.心脏(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8.血管(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异常描述 |
|
9.腹部(胃/肠,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异常描述 |
|
10.泌尿生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异常描述 |
|
12.脊柱四肢(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异常描述 |
|
13.神经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正常
|
异常描述 |
|
14.其他(异常请描述) | 未查
|
异常描述 |
|
1.体重 | 58 kg |
2.身高 | 157 cm |
1.收缩压 | 119 mmHg |
2.舒张压 | 77 mmHg |
3.体温 | 36.4 degree Celsius |
4.脉搏 | 81 次/分 |
5.呼吸 | 20 次/分 |
1.血红蛋白 | 147.0 g/L |
3.白细胞计数 | 16.2 X10*9/L |
4.中性粒细胞计数 | 12.91 X10^9/L |
5.血小板计数 | 3.8 X10*9/L |
6.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| 79.8 % |
7.C反应蛋白 | 43.2 mg/L |
检测日期 | / |
1谷丙转氨酶 | 41.4 U/L |
2谷草转氨酶 | 99.4 U/L |
3血清总蛋白 | 57.6 g/L |
4血清白蛋白 | 35.1 g/L |
5血肌酐 | 42 umol/L |
6血尿素氮 | 5.6 mmol/L |
7血尿酸 | 326 umol/L |
8空腹血糖 | 5.70 mmol/L |
9总胆固醇 | 5.11 mmol/L |
10甘油三酯 | 2.43 mmol/L |
11高密度脂蛋白 | 0.87 mmol/L |
12低密度脂蛋白 | 3.57 mmol/L |
13血钾 | 3.73 mmol/L |
14酸碱度 | 7.543 |
15血氧张力(PaO₂) | 100.4 mmHg |
16二氧化碳分压(PaCO₂) | 25.9 mmHg |
17血乳酸 | 2.97 mmol/L |
18纤维蛋白原 | 3.85 g/L |
19D-二聚体 | <100 ug/L |
20国际标准化比值 | 0.87 |
21超敏肌钙蛋白 | 12.8 ng/ml |
23脑钠肽 | 491 pg/ml |
24肌酸激酶同工酶(0-4小时) | >80 ng/ml |
25肌酸激酶同工酶(4-8小时) | / ng/ml |
26肌酸激酶同工酶(8-12小时) | / ng/ml |
27肌酸激酶同工酶(12小时以后) | / ng/ml |
28肌酸激酶同工酶(峰值) | / ng/ml |
1心律 | 1.窦性心律
|
2心室率 | 81 bpm |
3传导阻滞类型 | 无
|
4T波高尖 | 否
|
5ST段偏移 | 抬高
|
6ST段偏移之和、最大偏移振幅 | 抬高:III(0.1)+AVR(0.1)=0.2、0.1 压低:I(0.15)+AVL(0.1)=0.25、0.15 |
7病理性Q波 | 否
|
9缺血性J波 | 否
|
11J波/T波电交替 | 无
|
12.1相邻导联T波倒置 | 是
|
13Wellens综合征 | 否
|
14PR间期 | 144 ms |
15QRS时限 | 84 ms |
16QT/QTc | 398/435 ms |
17P/QRS/T电轴 | 10/-8/125 度 |
18V5导联R波与V1导联S波振幅之和 | 2.04 mV |
19碎裂QRS波 | 否
|
20左房扩大 | 否
|
21QRS终末变形 | 否
|
1心律 | 窦性心律
|
2心室率 | 84 bpm |
3传导阻滞类型 | 无
|
4T波高尖 | 否
|
5ST段偏移 | 抬高
|
6ST段偏移之和、最大偏移振幅 | 抬高:III(0.1)、0.1 压低:I(0.15)+AVL(0.1)+V3(0.1)+V2(0.05)+V4(0.05)+V5(0.05)=0.5、0.15 |
7病理性Q波 | 是
|
9缺血性J波 | 是
|
11J波/T波电交替 | 无
|
12相邻导联T波倒置 | 是
|
14Wellens综合征 | 否
|
15PR间期 | 136 ms |
16QRS时限 | 82 ms |
17QT/QTc间期 | 394/436 ms |
18P/QRS/T电轴 | 13/-1/123 度 |
19V5导联R波与V1导联S波振幅之和 | 2.42 mV |
20碎裂QRS波 | 否
|
21左房扩大 | 否
|
22QRS终末变形 | 否
|
1心律 | 窦性心律
|
2心室率 | 80 bpm |
3传导阻滞类型 | 无
|
4T波高尖 | 否
|
5ST段偏移 | 抬高
|
6ST段偏移之和、最大偏移振幅 | 抬高:III(0.1)、0.1 压低:I(0.1)+AVL(0.1)+V2(0.1)+V3(0.1)+V4(0.15)+V5(0.1)+V6(0.1)=0.75、0.15 |
7病理性Q波 | 是
|
9缺血性J波 | 是
|
11J波/T波电交替 | 无
|
12相邻导联T波倒置 | 是
|
14Wellens综合征 | 否
|
15PR间期 | 140 ms |
16QRS时限 | 84 ms |
17QT/QTc间期 | 406/44 ms |
18P/QRS/T电轴 | 25/10/132 度 |
19V5导联R波与V1导联S波振幅之和 | 2.670 mV |
20碎裂QRS波 | 是
|
21左房扩大 | 否
|
22QRS终末变形 | 否
|
1左房前后径 | N mm |
2室间隔厚度 | N mm |
3左室后壁厚度 | N mm |
4右房横径 | N mm |
5右室前后径 | mm |
6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| N mm |
7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| N mm |
8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| / ml |
9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| 55 ml |
10左室射血分数 | 62 % |
11二尖瓣口 E峰 | / cm/s |
12二尖瓣口 A峰 | / cm/s |
13二尖瓣 E/A比值 | <1 |
14左心室肌重量 | / kg |
15升主动脉内径 | / mm |
16肺动脉主干内径 | / mm |
17心包积液 | 否
|
1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| 否
|
19瓣膜反流 | 有
|
20瓣膜内有无钙化 | 无
|
21心脏破裂 | 无
|
22文字描述(包括诊断) | 二尖瓣轻度返流 |
1左房前后径 | 40 mm |
2室间隔厚度 | 8 mm |
3左室后壁厚度 | 8 mm |
4右房横径 | 33 mm |
5右室前后径 | 22 mm |
6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| 44 mm |
7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| 29 mm |
8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| 87 ml |
9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| 33 ml |
10左室射血分数 | 62 % |
11二尖瓣口 E峰 | 0.69 cm/s |
12二尖瓣口 A峰 | / cm/s |
13二尖瓣 E/A比值 | 62 |
14左心室肌重量 | / kg |
15升主动脉内径 | 32 mm |
16肺动脉主干内径 | 25 mm |
17心包积液 | 否
|
1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| 否
|
19瓣膜反流 | 有
|
20瓣膜内有无钙化 | 无
|
21心脏破裂 | 无
|
22文字描述(包括诊断) | 三尖瓣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|
1梗死相关血管 | 回旋支
|
9术前TIMI | 3
|
10术后TIMI | 3
|
病变特点 | 狭窄性病变
/血栓病变
|
4植入支架个数 | 0 个 |
6非梗死相关血管 | 前降支
|
7病变部位 | 6段
|
8有无侧支循环 | 无
|
11术式 | CAG+药球 |
12血栓抽吸 | 否 |
13机械生命支持 | 无
|
15血栓类型 | 未做
|
16血栓级别 | |
17再灌注心律失常 | 无
|
18并发症 | 无
|
19造影剂用量 | 260 ml |
病变支数 | 1
|
狭窄程度 | / % |
血流TIMI | 3
|
MBG | 3
|
1观察指标 | |
2梗死面积 | 6区:25%-50% % |
3透壁程度 | 25%-50% |
4局部/整体心肌厚度 | 室间隔1.9cm,前间壁1.2cm,下壁0.5cm |
5钆延迟增强 | 是 |
6相对危险区 | 无 |
7心肌存活指数 | / |
8微循环灌注 | 否 |
9心肌出血 | 无 |
10左室质量 | 49.4g |
11左室射血分数 | 50%-70%
|
12ESV | 18.5ml |
13EDV | 50.4 ml |
14心输出量/心脏指数 | 1.8/22.6=0.0796 |
16T1映射 | / |
17T2 映射 | / |
自上次记录以来是否发出现终点事件 | 无
|
发生终点事件时间 |
|
研究者签名 | 张路遥 |
日期 | yyyy-mm-dd |
1.-aVR导联T波振幅 | uV |
2.最大Q/R振幅比值 | |
3.V3导联Q/R振幅比值 | |
4.-aVR导联R波振幅 | uV |
5.V5导联S波振幅 | uV |
6.aVL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7.V2导联R波振幅 | |
8.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|
9.III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|
10.-aVR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1.aVL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2.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ms |
13.III、-aVL导联Q波最长持续时间(ms) | |
14.V1导联正向T波振幅 | |
15.V2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1-aVR导联T波振幅 | uV |
2最大Q/R振幅比值 | |
3V3导联Q/R振幅比值 | |
4-aVR导联R波振幅 | uV |
5V5导联S波振幅 | uV |
6aVL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7V2导联R波振幅 | |
8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|
9III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|
10-aVR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1aVL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2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ms |
13III、-aVL导联Q波最长持续时间(ms) | |
14V1导联正向T波振幅 | |
15V2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1-aVR导联T波振幅 | uV |
2最大Q/R振幅比值 | |
3V3导联Q/R振幅比值 | |
4-aVR导联R波振幅 | uV |
5V5导联S波振幅 | uV |
6aVL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7V2导联R波振幅 | |
8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|
9III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|
10-aVR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1aVL导联T波振幅(正向期) | |
12aVL导联Q波持续时间 | ms |
13III、-aVL导联Q波最长持续时间(ms) | |
14V1导联正向T波振幅 | |
15V2导联T波振幅(负向期) | uV |
日期: |
|
1降压药 | |
2降压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3调脂药 | |
4调脂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5降糖药 | |
6降糖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7硝酸酯类 | |
8硝酸酯类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0抗凝药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9抗凝药 | |
11抗心律失常药 | |
12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3抗血小板药 | |
14抗血小板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自上次记录以来是否出现终点事件 | |
发生终点事件时间 |
|
随访日期 |
|
1降压药 | |
2降压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3调脂药 | |
4调脂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5降糖药 | |
6降糖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7硝酸酯类 | |
8硝酸酯类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9抗凝药 | |
10抗凝药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1抗心律失常药 | |
12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3抗血小板药 | |
14抗血小板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一般情况 |
|
2心血管系统(心率,心率,有无心脏杂音,有无心包摩擦音) |
|
3呼吸系统 | |
4湿啰音 | |
5干啰音 | |
6消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7消化系统异常描述 |
|
8神经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9神经系统异常描述 |
|
10泌尿生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1泌尿生殖异常描述 |
|
12肌肉骨骼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3肌肉骨骼系统异常描述 |
|
14其他(异常请描述) | |
15其他异常描述 |
|
1白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2中性粒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3C反应蛋白 | X10^12/L |
4血红蛋白 | g/L |
5血小板计数 | X10^9/L |
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| % |
7血肌酐 | μmol/L |
8血尿素氮 | mmol/L |
9血尿酸 | μmol/L |
10空腹血糖 | mmol/L |
11总胆固醇 | mmol/L |
12甘油三酯 | mmol/L |
13高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4低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5血钾 | mmol/L |
16纤维蛋白 |
|
17D-二聚体 |
|
18INR |
|
19脑尿钠肽 |
|
20肌酸激酶同工酶 |
|
21ALT | U/L |
22AST | U/L |
23血清总蛋白 | g/L |
24血清白蛋白 | g/L |
1心律 | |
2心室率 | 次/分 |
3传导阻滞类型 | |
4T波高尖 |
|
5ST段 | |
6ST段偏移之和、最大偏移振幅 |
|
7病理性Q波 |
|
8缺血性J波 |
|
9相邻导联T波倒置 |
|
10PR间期 |
|
11QRS时限 |
|
12QT/QTc间期 |
|
13P/QRS/T电轴 |
|
14RV5+SV1 | mV |
15碎裂QRS波 |
|
16左房扩大 |
|
1左房前后径 | cm |
2室间隔厚度 | cm |
3左室后壁厚度 | cm |
4右房横径 | cm |
5右室前后径 | cm |
6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 | cm |
7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Ds | cm |
8左室舒张末容积EDV |
|
9左室收缩末容积ESV |
|
10左室射血分数LVEF |
|
11二尖瓣口E峰 | cm/s |
12二尖瓣口A峰 | cm/s |
13二尖瓣E/A比值 |
|
14左心室肌重量 | kg |
15升主动脉内径 | cm |
16主肺动脉内径 | cm |
17心包积液 | |
1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| |
19瓣膜反流 | |
20瓣膜有无钙化 | |
21文字描述(包括诊断) |
|
自上次记录以来是否出现终点事件 | |
发生终点事件时间 |
|
研究者签名 |
|
填写日期: |
|
随访日期 |
|
1降压药 | |
2降压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3调脂药 | |
4调脂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5降糖药 | |
6降糖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7硝酸酯类 | |
8硝酸酯类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9抗凝药 | |
10抗凝药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1抗心律失常药 | |
12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3抗血小板药 | |
14抗血小板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一般情况 |
|
2心血管系统(心率,心率,有无心脏杂音,有无心包摩擦音) |
|
3呼吸系统 | |
4湿啰音 | |
5干啰音 | |
6消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7消化系统异常描述 |
|
8神经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9神经系统异常描述 |
|
10泌尿生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1泌尿生殖异常描述 |
|
12肌肉骨骼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3肌肉骨骼系统异常描述 |
|
14其他(异常请描述) | |
15其他异常描述 |
|
1白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2中性粒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3C反应蛋白 | X10^12/L |
4血红蛋白 | g/L |
5血小板计数 | X10^9/L |
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| % |
7血肌酐 | μmol/L |
8血尿素氮 | mmol/L |
9血尿酸 | μmol/L |
10空腹血糖 | mmol/L |
11总胆固醇 | mmol/L |
12甘油三酯 | mmol/L |
13高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4低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5血钾 | mmol/L |
16纤维蛋白 |
|
17D-二聚体 |
|
18INR |
|
19脑尿钠肽 |
|
20肌酸激酶同工酶 |
|
21ALT | U/L |
22AST | U/L |
23血清总蛋白 | g/L |
24血清白蛋白 | g/L |
1心律 | |
2心室率 | bpm |
3传导阻滞类型 |
|
4T波高尖 | |
5ST段 | |
6ST段偏移之和与最大偏移振幅 |
|
7病理性Q波 | |
8缺血性J波 | |
9相邻导联T波倒置 | |
10PR间期 | s |
11QRS时限 | s |
12QT/QTc间期 |
|
13P/QRS/T电轴 |
|
14RV5+SV1 | mV |
15碎裂QRS波 | |
16左房扩大 |
1左房前后径 | cm |
2室间隔厚度 | cm |
3左室后壁厚度 | cm |
4右房横径 | cm |
5右室前后径 | cm |
6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| cm |
7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| cm |
8左室舒张末容积 | ml |
9左室收缩末容积 | ml |
10左室射血分数 | % |
11二尖瓣口E峰 | cm/s |
12二尖瓣口 A峰 | cm/s |
13二尖瓣口E/A比值 |
|
14左心室肌重量 | kg |
15升主动脉内径 | cm |
16主肺动脉内径 | cm |
17心包积液 | |
1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| |
19瓣膜反流 | |
20瓣膜内有无钙化 | |
21文字描述(包括诊断) |
|
自上次记录以来是否出现终点事件 | |
发生终点事件时间 |
|
研究者签名 |
|
填写日期 |
|
日期: |
|
1降压药 | |
2降压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3调脂药 | |
4调脂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5降糖药 | |
6降糖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7硝酸酯类 | |
8硝酸酯类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9抗凝药 | |
10抗凝药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1抗心律失常药 | |
12抗心律失常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3抗血小板药 | |
14抗血小板药物名称、剂量、服用频率、给药方式、开始用药时间、停药时间及原因 |
|
1一般情况 |
|
2心血管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3心血管系统异常描述 |
|
4肺/呼吸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5呼吸系统异常描述 |
|
6腹部(胃/肠,异常请描述) | |
7腹部异常描述 |
|
8神经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9神经系统异常描述 |
|
10泌尿生殖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1泌尿生殖异常描述 |
|
12肌肉骨骼系统(异常请描述) | |
13肌肉骨骼系统异常描述 |
|
14其他(异常请描述) | |
15其他异常描述 |
|
1白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2中性粒细胞计数 | X10^9/L |
3C反应蛋白 | X10^12/L |
4血红蛋白 | g/L |
5血小板计数 | X10^9/L |
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| % |
7谷丙转氨酶 | U/L |
8谷草转氨酶 | U/L |
9血清总蛋白 | g/L |
10血清白蛋白 | g/L |
11血肌酐 | umol/L |
12血尿素氮 | mmol/L |
15总胆固醇 | mmol/L |
13血尿酸 | umol/L |
14空腹血糖 | mmol/L |
16甘油三酯 | mmol/L |
17高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8低密度脂蛋白 | mmol/L |
19血钾 | mmol/L |
20纤维蛋白原 | g/L |
21D-二聚体 | ug/L |
22INR |
|
23B型尿钠肽 | pg/ml |
24肌酸激酶同工酶 | U/L |
1心律 | |
2心室率 | bpm |
3传导阻滞类型 |
|
4T波高尖 | |
5ST段 | |
6ST段偏移之和与最大振幅 |
|
7病理性Q波 | |
8缺血性J波 | |
9相邻导联T波倒置 | |
10PR间期 | s |
11QRS时限 | s |
12QT/QTc间期 |
|
13P/QRS/T电轴 |
|
14RV5+SV1 | mV |
15碎裂QRS波 | |
16左房扩大 |
1左房前后径 | mm |
2室间隔厚度 | mm |
3左室后壁厚度 | mm |
4右房橫径 | mm |
5右室前后径 | mm |
6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| mm |
7左室收缩期末内径 | mm |
8左室舒张末容积 | ml |
9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| ml |
10左室射血分数 | % |
11二尖瓣口E峰 | cm/s |
12二尖瓣口 A峰 | cm/s |
13二尖瓣 E/A比值 |
|
14左心室肌重量 | kg |
15升主动脉内径 | mm |
16主肺动脉内径 | mm |
17心包积液 | |
18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| |
19瓣膜反流 | |
19瓣膜反流 | |
20瓣膜钙化 | |
20瓣膜钙化 | |
21文字描述(包括诊断) |
|
1LAD有无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| |
2LAD狭窄部位及程度 |
|
3RCA有无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| |
4RCA狭窄部位及程度 |
|
5LCX有无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| |
6LCX |
|
1观察指标 |
|
2梗死面积 |
|
3透壁程度 |
|
4局部/整体心肌厚度 |
|
5LGE | |
6相对危险区 |
|
7心肌存活指数 |
|
8微循环灌注 |
|
9心肌出血 | |
10左室质量 |
|
11左室射血分数 | % |
12收缩末期容积 | ml |
13舒张末期容积 | ml |
14心输出量/心脏指数 |
|
15ECV/延迟增强ECV |
|
16T1 mapping |
|
17T2 mapping |
|
1自上次记录以来是否出现终点事件 | |
2发生终点事件时间 |
|
研究者签名 |
|
填写日期 |
|